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
行业新闻
方案与产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行业新闻
古代医家的广告手段,杜蕾斯看完也得说声“服”!
【信息时间: 2019-12-16 22:05:09   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

 生在互联网时代,绝对是一大幸事:想吃美食了,足不出户,随手一点就能让商家送货上门;而出门在外,也不用绞尽脑汁在身上寻找放钱的地方了,一个手机,足矣。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让人们的生活更随意、更快捷、也更高效。然而,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随之产生了很多烦恼,骚扰广告就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实例:

“美女,我们楼盘明天开盘,优惠很大哦,如果能光临现场,还将免费分发礼品呢”

“您好,我是某某教育的工作人员,我们机构的教育对您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,希望您过来了解一下”

......

如果说这些营销类广告尚且有情可原的话,那现代医院的广告推销可就让人难以忍受了:“亲,我们医院最近推出阑尾炎免费治疗活动,如果您或家人有这方面的需求...”,不等那边娇滴滴的声音说完,我就回怼过去:“你才阑尾炎呢,你们全家都阑尾炎”!莫名其妙嘛,也不知道这些人是通过什么方法、又是从哪里搞到自己的手机号,反正,隔三差五就会“光顾”一次,久而久之,习惯之余也开始麻木了。

昨天朋友到家里小坐,十几分钟的时间里,有一半都是在抱怨医院的广告。她说最近自己有点失眠,就想到网上查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。没成想,6家医院给出6种说法,小到心理疾病,大到“命不久矣”,吓得她赶紧到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。不用说,一切正常。于是,她就将这些无德医院“问候”了个遍,最后还意味深长地说“没有广告的古代人也挺幸福”

她走后,我一直在思索她的抱怨和她的话:古代就没有广告吗?其实,自从有了“商业”开始,人们对广告的摸索就从未停止,酒家、客栈、商铺外面的旗帜或者牌匾不就是最原始的广告牌吗?甚至连卖炊饼的武大郎和招摇撞骗的算命先生,不也得给自己打个招牌吗?这不是广告又是什么呢?继而又想到了医院,现在医院有互联网可以利用,可是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,医家是如何给自己打广告的呢?


别致的医家广告

其实,在古代,医家广告和其他行业的广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,无非就是以下几种:

一:以人为本

这里的“人”又分为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医术,另一方面是百姓,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

一个医生,如果医术高明自然会得到百姓的认可,继而,让百姓成为免费的传播“工具”,这和现在的商业运作一样,只不过,能省去不少的广告费。所以,古代医家打广告的最好手段就是“惠民”,能做到这一点,肯定会生意兴隆的


二:招牌

古代的招牌叫做“市招”,用通俗的话说就是“手写的商铺招牌”。古代的诊所和药店十分讲究“市招”,赋予了“市招”趣味性和行业特色,比现在的医药赤裸裸的商业小广告有意思多了。

如果大家仔细观察《清明上河图》的话就会发现,其中有一个商家的门头上挂着“赵太丞家”的招牌,这就是古代的“私人”诊所,既诊治疾病也出售药物。门前竖起高出屋檐的布制大路牌广告,突出介绍各种药、丸、散、膏、丹的神奇作用,信息传播效果非常好。这简直就和现代商家的广告一模一样,真怀疑这个“赵太丞”是一个“穿越人”。


另外,从“赵太丞家”几个字可以看出,古代人很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放入招牌里面。除了赵太丞,南宋御医王继先,有一个祖传秘方名为“黑虎”,王氏以“黑虎王家”作为市招,名闻遐迩;汴京城中有一专售疝气药的“李家药肆”,因为病人少,便请名匠刻制了一头木牛作为市招,效果出奇的好,求药者络绎不绝;宋饶州高姓,从祖上就一直售卖治风湿的药,商标为“一大力士手执叉钩,牵一黑漆木猪”,人称“高屠”,自从有了这个招牌,生意就越来越好。这种文字市招甚至影响到近代,例如旧时北京城里的爱德堂药房,就挂着一个写有“爱德堂沈家祖传七代小儿珍丹,只此一家别无二处”的21字冲天招牌。

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“别砸了我的金字招牌”,这都说明,当时招牌在商家心里的份量

三:名人效应

也不知从上面时候开始,现代商家都热衷于请名人作为“代言人”,这是种营销,可如果刨根问底的话,还是在仿效古代医家的做法,因为古代医家就十分重视这个“名人效应”,会不失时机地利用那些名人为自己“打广告”。而皇帝,无疑是封建社会最大的“头牌”,要是能和皇帝挂上钩,生意想差都很难


南宋严某,在临安城开了一家类似于现代“专科门诊”的医馆,专治痢疾,可是生意一直都不太好。这时,恰好宋孝宗患了重度痢疾,御医们都束手无策,朝廷不得不将目光放到民间,况且,远水解不了近渴,就在临安城的严某就被召进宫给皇帝治病。严某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治好了皇帝的痢疾,皇帝一高兴给他一个“防御”的官职,还赐给他一个“金杵臼”。于是严家趁势打出了“金杵臼严防御”的市招,从此以后药铺就出了名,生意好的不得了。这种现象很常见,像“大扇陈”的名称是来自康王赏赐的御前罗扇,“金钟李氏”的名称是来自皇帝赏赐的金钟。

这些能把招牌和皇帝联系在一起的商业运作,全都收到了奇效

四:广告词


医家如果仅靠一个招牌的话,显得有点生硬,若是能再加上点儿广告词就好了。于是,“对联”这个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,也成了诊所、药店广泛采用的广告形式。

古代有个医师叫程道周,他在自家的药店题了一副对联“但愿人皆健,何妨我独贫”!一句话,就将程先生的“医者仁心”体现的淋漓尽致,让所有人都知道程先生是一位心地善良、慷慨为人的好医生,这个广告绝对是医家广告的典范;后来有人模仿陈大夫,写下“但愿世间人无病,何妨架上药生尘”的对联,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,一下子就缩短了药家与顾客的感情距离;再比如“借他万国九州药,救我呻吟痛苦人”等也都有很深的寓意。

这就是文化的魅力,简短数字就能为商家带来“质”的改变

五:标志

标志善用模型、实物,相比文字更是奇妙。在古代,医家还习惯采用某个特定标志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,这个标志会根据各自的行业性质而确定

医家用的比较多的就是“悬壶”(壶是古代盛药的葫芦),“悬壶”取材于“悬壶济世”,凡是有“悬壶”标志的门店,便是药店、诊所无疑。一些走江湖的郎中也身背葫芦,作为行医的“招帽”。老百姓看到这些游医,明知得不到回答还总是忍不住问一句“你这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”,颇具调侃的意思;


除了“悬壶”,有的药店还悬挂“鱼符”作为象征,鱼符是用石片或木头雕刻的鱼形幌子。为什么选用“鱼符”呢?因为鱼不分昼夜,总是睁着双眼,悬挂鱼符,就意味着这家药铺24小时都可以为病人服务;

还比如,以儿科为主的诊所,用小孩的形象来作为象征;提供接生服务的稳婆,以大红纸糊成的大鞋作为标志;眼药铺,则是以人的眼睛来作为象征;有人还用牛、马、豹、鱼骨、海龙等形状作广告市招,效果都比较好,这类医药广告到元明清以后,更加普遍。

当时还有一些串铃卖药的江湖郎中,一手持串铃摇动一手持招牌,在民间流动行医,或设地摊卖药兼为人治病。有的郎中一边敲着竹板,一边说唱,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,人们称其为“卖嘴郎中”,在人们看来他们更像是卖唱的艺人

 


济宁男子散发小广告 “生财道”上栽了 珠海经济特区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
张家港市亚星广告策划有限公司http://www.zjgss.com/ 电话:400-850-6666 许可证:苏B2-20060666 备案号:苏ICP备10206666号